议题方向:
专题一:半导体微纳光电材料
本专题拟研讨面向光电子器件应用的微纳光电子和微电子材料、低维量子结构的外延、合成、物理性质和相关器件等。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:无机有机微纳材料、半导体量子阱/量子点结构、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、有机半导体微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。
主席:
滕 枫(北京交通大学)
王新强(北京大学)
程序委员会
主席:
钟海政(北京理工大学)
委员(音序):
冯 晶(吉林大学)
古 英(北京大学)
金一政(浙江大学)
李明珠(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)
刘 斌(南京大学)
单崇新(郑州大学)
汪 莱(清华大学)
王智杰(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)
特邀报告(音序):
陈 卓(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)-量子点发光二极管(QLED)的高分辨率制备
冯 晶(吉林大学)-有机单晶电致发光器件研究
胡伟达(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)-红外光电探测器的现状、挑战与机遇
黄 江(电子科技大学)-高光电转换效率的有机半导体微纳光电子器件
揭建胜(苏州大学)-有机微纳单晶大面积有序阵列及其高性能光电器件
秦海燕(浙江大学)-氧气对CdSe/CdS核壳量子点荧光的稳定作用
宋延林(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)-聚合物光子晶体的制备和应用
唐 江(华中科技大学)-量子点红外探测器
魏同波(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)-AlN准范德华外延生长与紫外LED器件
薛春来(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)-面向单片集成应用的硅基探测器件研究
叶建东(南京大学)-氧化镓半导体材料外延与日盲探测器件应用
袁小明(中南大学)-选区外延生长在光电半导体阵列制备中的应用:以磷化铟为例
钟海政(北京理工大学)-量子点增强硅基探测成像技术
专题二:半导体微纳光电器件
本专题介绍微纳光子器件技术及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,重点包括光纤传感器件,半导体发射、调制与探测器件,神经光子运算器件,新型激光器件,集成微波光子器件,二维材料光器件,红外光子器件,光子声子器件,拓扑光子器件,固态自旋光子器件,新型非光波光子器件,非厄米和PT光子器件,光学中的对称性,超快电光和极端光探测材料与器件,非线性光子器件,光电与光子集成,微波光子器件及其集成技术,硅基光子器件,混合集成器件及其应用,有机光电器件等。
主席:
祝宁华(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)
刘 永(电子科技大学)
程序委员会(音序):
安俊明(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)
储 涛(浙江大学)
崔一平(东南大学)
马卫东(武汉光讯科技公司)
苏翼凯(上海交通大学)
王建伟(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)
汪志强(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)
张 华(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公司)
张尚剑(电子科技大学)
特邀报告(音序):
李 明(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)-光子模拟信号处理(Keynote)
夏金松(华中科技大学)-薄膜铌酸锂光电子器件(Keynote)
张 华(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)-光通信模块封装技术进展(Keynote)
董建绩(华中科技大学)-硅基高效热光开关
郭 进(联合微电子中心股份有限公司)-硅基光电子PDK开发
郭志男(深圳大学)-微纳光电器探测器件的界面调控研究
胡小龙(天津大学)-用于红外弱光探测的微纳器件
胡小燕(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)
林宏焘(浙江大学)-中波红外硫基集成光电子器件
李西军(西湖大学)-绝缘层上铌酸锂和集成非线性光学器件
祁志美(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)-基于铌酸锂集成光波导的小型静态傅里叶光谱仪
孙维忠(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)-Chirp Managed DFB and Applications